资料图
■ 文/程应峰
在十六潭行走,一路所见郁郁葱葱,给人的感觉还是夏天的模样。蓦然间,一棵树撞入眼帘,这棵树,通身没有几片招摇的叶子,地上倒是铺了一地枯黄。恰在这时候,耳畔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顺着声音望去,一只小鸟高高地歇在树梢头,对着日落的方位自由自在地鸣唱,它的鸣唱,带着生命的弹性和张力,直入心底,让人不由自主就和出几声响亮的口哨来。
鸟有鸟的心事,树有树的氛围。我想,这种状况在季节轮回中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一地枯黄,那就是秋天的意象。秋风中摇曳着秋叶,三三两两随风飘落下来,不再灿烂、不再具有生命的弹性和活力,它们是如此疲惫,如此脆弱,如此忧伤。它们悄无声息地碎裂在路人的脚下,碎裂在季节的过往里。
是的,入秋了。智者眼里,秋天是智慧的,它的耐人寻味,它的不同凡响,它的旷达透彻,它的洒脱淡然,以怎样的笔墨和言语才能描绘?秋天的场景,无须渲染,便可以顺理成章地,让所有华丽的辞藻变得迟钝苍白。
秋高气爽,淡淡的秋云,飘荡于瓦蓝瓦蓝的天空,那一份闲闲的韵,那一份软软的质,那一份悠悠的境,如远离尘世的梦幻,对凡俗的悲欢扰攘,不再牵念,不再沉醉。置身旷野,放眼望去,一片一片被秋色浸渍的土地,稻浪起伏,浪花般涌入视野,又潮水般往身后退去。阳光耀眼的白,这白,闭着眼睛也扑棱着翅翼,飞翔在村野丰实的想象里。
秋风徐来,掠过岁月枝头,以凉爽的质地,涤荡着过往,清扫着悲欢,洞开收获者内心的隐秘。一片落叶在秋风中旋转,秋雨便应约而来,斜斜的,扑打着窗棂,唤醒了爱的感觉知觉,也唤醒了沉睡在心底的愁绪。在秋风的追逐下,金色的秋天,原本是一袭轻纱般的美梦,在有情人心头飘逸。一叶落知天下秋,日转星移般的自然物象,总是永不懈怠地见证着尘世的兴衰悲喜。秋天给人的感觉是悲戚的:见秋霜而悲白发,见残红而泪红颜,见归鸿而思故旧,见寒蝉而叹余生,见秋风秋雨结愁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如是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如是叹。“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如是想。
秋水永远是纯净的、明澈的,如女人温情脉脉的眼波,就算是山石上偶尔撞出的一朵小浪花,也可以在刹那之间,将秋凉卷入心里。拥有这样一份纯净明澈,拥有这样一份沁凉心境,尘世间的一切追逐,只能黯然淡去。
秋林一点一滴地妖娆起来。秋林的色泽,起始于浪漫秀逸,黄的黄得彻底,红的红得透明,绿的绿得苍郁,这分明是一个色彩错杂光影幻动的世界。浸润在秋色里的树叶,如汇聚在交响乐中的音符,个个活蹦乱跳,炽烈、喧闹、雀跃,它们以走向迟暮的鲜艳,在俗世繁华里从容来去。鲜活的生命,在这个季节,唱出了它全部的美丽。正如林语堂所言:“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邓肯也说:“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是的,大凡识秋识趣之人,置身秋天,一定可以领略人生的绮美绚丽。
路上,结伴的行人,他们看得清叶子的飘零,却听不到叶子的哭泣。私语之时,他们总是愉快地说:“叶落了,秋深了,天气就要凉爽起来了。”一路走来,他们大抵都是穿越了几十个春秋的,经历了,彻悟了,怎能没有平和、安详、处变不惊的心境?
也有感伤的女孩,静处一处,听着落叶般的低语,想着诗行中的情景,顾盼着那份生命中的美丽:“不要远远地,站在那里,望我成美丽的飘落;不要令我失望,不要让我一生的翘盼,没有结果。亲爱的, 走近些,不要视我如同陌路,这最后的一刻,多想拥有你,哪怕,碰碰你的衣襟头发。如果你不经意,踩我于脚下,让我裂成美丽的碎片,这也算我的福分,哪怕这一生,只有这么一次,被你亲近过。如果,你无意中,擦一根火柴点燃我,让我燃烧的火焰,跳起欢快的舞蹈,那便是我平生,最惬意快慰的时候。”
黄昏星在远天孤独地闪烁,色彩斑斓的秋天融合在霓虹灯影之中。广场上,迟暮的美人跳着秋天的舞蹈,那无与伦比的诱惑深深嵌入了秋天的背景里。这是秋天的哲学,以鲜活的姿影、动态的美丽述说着人生经历中的苦难和沧桑。
与春天的媚艳相比,秋天是肃穆的;与夏天的繁茂相比,秋天是简约的;与冬天的空灵相比,秋天是宽厚的。“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份刻骨铭心的感悟,何尝不是对秋天深入浅出的描绘。秋天的境界是如此深远,秋天的意蕴是如此深刻,秋天哦秋天,在世事轮回中,就算以树叶飘零的姿态,也要孕育出新一轮的成熟、圆满、丰富、美丽。
秋天属于智者,智者的秋天,不为秋光左右,不为秋色困扰,它是画中的枫红,一不经心,就点燃了思念的火炬;它是彼岸的鸥鹭,远远的,闲闲的,永远停泊在智者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