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专版 2025年01月10日

“新晋”北固山环境资源法庭 开启法护“绿水青山”新篇章

  

  

  

  本报通讯员  吴菲菲

  本报记者 翟进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镇江山水相依、风光秀丽,生态底蕴浓厚。绿水青山离不开司法护航,2024年2月28日,北固山环境资源法庭在镇江经开区法院成立,开启了镇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新篇章。近一年来,北固山环境资源法庭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努力以司法之笔绘就美丽镇江建设新画卷。2024年9月,镇江市委主要领导对北固山环境资源法庭工作情况作出批示,予以肯定。

  

  以最严司法保护回应群众关切

  

  “我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愿意承担法律责任。现通过媒体向广大公众赔礼道歉,希望大家以我为戒,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的规定,不从事任何污染环境的活动。”2024年8月22日,“正义网”网站上刊登了一封公开致歉信。被告人杜某因私自切割处置废旧铁桶和塑料桶造成环境污染,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还要赔偿生态环境损失费及公开赔礼道歉。

  这是北固山环境资源法庭判决的第一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法庭通过“判刑+赔偿”的方式,让污染环境者偿还“生态债”。

  自成立以来,北固山环境资源法庭受理污染环境、非法采矿、非法狩猎、非法捕捞水产品等环境资源刑事案件13件,结案8件。其中,跨市非法倾倒2.3万余吨“毛垃圾”等刑事案件,有力震慑了环境资源犯罪行为。“惩治犯罪是手段,保护生态才是最终目的。”镇江经开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朱莉莉表示。

  为了提升环资审判的专业性,北固山环境资源法庭组建“3名员额法官+3名法官助理+3名书记员”的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团队,实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集中审理模式,追求刑事追诉、民事赔偿、行政履职的依法协同和有机统一。

  

  协同联动 绘出绿水青山新画卷

  

  冬日清晨,登上长江第四大岛——世业洲,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之下,微风徐来,水面碧波荡漾。2024年6月,包括长吻鮠、白鲢鱼在内的3万余尾鱼苗被放流于此,以促进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和生态安全,镇江世业洲环境资源司法修复基地共建同步启动。2024年11月,法院、检察院、生态环境局、教育局等多部门再次相聚世业洲,举行镇江世业洲环境资源司法修复基地生态文明融创馆启动仪式。一场以“废气处理设施未运行”为主题,由北固山环境资源法庭庭长蒋平担任审判长的沉浸式“模拟法庭”也在这里拉开帷幕……

  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与镇江市“厅市共建”以及省环境资源审判“9+1”机制保障下,南京中院、镇江中院及镇江市检察院、生态环境局、教育局等15家单位签订了《关于共建镇江世业洲环境资源司法修复基地的框架协议》,北固山环境资源法庭为世业洲授牌巡回审判点,同步建设中心湖湿地修复区、生态种植区、增殖放流点,打造兼具司法实践、法治宣传、生态教育、警示教育等为一体的载体空间。

  

  推动源头治理 打造环资宣传高地

  

  2024年6月3日,人大代表、媒体记者及丁岗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各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旁听了北固山环境资源法庭第一案。

  近在咫尺的宣判现场让他们对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生态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镇江市人大代表朱峰说:“法院充分发挥了刑事司法威慑作用,对环境资源犯罪持零容忍态度,深刻体现了法院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践行。”

  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与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打造法庭“生态先锋”党建品牌建设。6名法庭党员干警进网入格,常态化到田间地头、渔港码头、乡镇村头开展环境资源等案件巡回审判及普法宣传活动。

  聚力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依托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典型案例展示、学生模拟法庭和科普讲座等特色活动;结合“爱心妈妈”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发放《长江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漫画普法手册600余份,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时间节点,北固山环境资源法庭召开环境资源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组织“法治惠企直通车”“法治宣传广场普法”等社区巡回式普法活动,努力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吴菲菲 摄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镇江日报社